▌ 室內種植的植物,要如何調配介質比例?
在室內種植中,選擇適合的介質是植物健康生長的關鍵,配土的關鍵在於根據植物需求合理分配培養土層的不同介質比例。
相比直接使用普通土壤,專業的介質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促進良好的乾濕循環,避免積水導致的悶根問題。同時,適合的介質還能提供穩定的透氣性和排水性,為植物根系創造理想的呼吸環境,有效促進植物生根與健康成長。
那麼,如何為植物選擇合適的介質?本篇文章將透過裝飾層、培養土層和排水層的搭配,幫助你輕鬆了解不同介質的功能與適用場景,打造專屬於植物需求的完美配土方案。
▌ 盆栽土壤組成:裝飾層、培養土層、排水層
1. 裝飾層
裝飾層為最上層,鋪上有重量的介質或小石頭,能提升盆栽美觀、防止土壤飛揚,同時抑制小黑飛滋生。
2. 培養土層
為植物根系提供生長環境,調節土壤的保水、透氣及養分供給。
3. 排水層
位於盆底,用於增強排水能力,防止積水造成根系腐爛。
▌ 10種常見盆栽介質
1. 發泡煉石
質地輕盈多孔,能快速排水透氣,是常見的盆底排水材料,適合用於排水層或鋪面,尤其適合深盆種植,提高排水與透氣性,避免盆內過於溼悶,降低爛根風險。
2. 水苔
長時間保持濕度,減少水分蒸發,適合作為蘭花等附生植物的鋪面,適合作為鋪面或作為用作局部保濕,例如根系外露的植物。
3. 麥飯石
麥飯石富含礦物質,排水性能佳,同時提升盆栽美觀性,多用於鋪面,適合多肉或觀葉植物的裝飾性點綴。
4. 蛭石
質輕多孔,兼具保水與透氣能力,富含微量元素可促進植物生長,適合種子育苗或與泥炭土搭配,增強保水能力。
5. 泥炭土
保水保肥、質地鬆散透氣,且經過無菌處理,不易滋生蟲害,適合需要濕潤土壤的觀葉植物,如龜背竹、黃金葛等。
6. 椰塊
天然有機介質,保水力強,同時能改善土壤結構,增加透氣性,適合觀葉植物或需穩定濕度的植物,如蕨類植物。
7. 赤玉土
高排水性,能穩定土壤結構,為根系提供良好支撐,適合多肉植物或需良好透氣環境的植物,如蘭花。
8. 松樹皮
天然微酸性,增進排水透氣能力,並具天然防腐效果,減少病菌滋生,常用於蘭花、蕨類植物或混入培養層提升排水性。
9. 白火山石
質地輕盈多孔,排水性能優異,可調節水分的適量釋放,防止根系腐爛,與培養土混合使用,可以增強透氣性,亦適合多肉植物鋪面。
10. 黑火山石
排水良好且穩定性高,常用於盆底排水層。
11. 唐山石
質地硬且多孔,增強盆底排水效果,或混入培養土、泥炭土中混合使用。
12. 珍珠石
輕質透氣,增強土壤透水性,可用於培養層與排水層。
▌ 總結:掌握配土邏輯,新手也能輕鬆上手
配土的關鍵在於根據植物需求合理分配培養土層的材料比例。相比自行配土,成品介質土提供了更加省心且穩定的解決方案,特別適合新手和種植數量少的植友們。1% nutrition植物關鍵針對居家室內種植植物通用的植物專用土,同時也準備了適合觀葉植物與多肉植物的專用土,提供植物更精準適合的生長環境,讓調配土壤、介質比例不再是複雜事。
相關文章:
相關商品: